歷史宏篇巨著:柏拉圖《理想國》第六卷 #歷史 #哲學 #理想國 #小說 #有声书 #柏拉圖 #蘇格拉底 #邏輯推理 #亚特兰蒂斯

3 years ago
1

#三次浪潮 #哲人王 #洞穴喻 #厄尔神话 #向上的路与向下的路
這裡蘇格拉底開始討論第四個重要話題:哲學家應當具有的品質。蘇格拉底說哲學家應當具有良好的記憶力,理解能力,熱愛真理正義,勇敢,節制,不過不管哲學家擁有如何的優良品德,這些學哲學的人最後變成了百無一用的書生是無可反駁的,對此,蘇格拉底也不得不退一步,他打了一個不恰當的比喻:船長精通航海術和富於經驗,但他卻因沒有實際做什麼被篡位者視作“無用的人”,然而我們都知道船長之於船的地位相當於希爾伯特對於數學的地位而非哲學家對於人類文明的地位,這是因為船長確實指引了方向而哲學家並沒有,所以這裡蘇格拉底說這兩者同胚是不恰當的。之後蘇格拉底開始轉移話題(可能是怕自己的這個比喻論證的不恰當性被格勞孔識破?但格勞孔現在已經是個智障了),蘇格拉底認為哲學家更容易腐敗的原因不是別的,恰恰是因為他的那些能力是社會所需要的,社會將會用不可扭轉的力量將其“轉化”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就像發條橙裡的Alex一樣,這就是一種哲學家對他自己世界的反叛也是他自己的墮落。所以哲學家是難以在亂世中兼濟天下的,獨善其身對他們而言都絕非易事,同時,擁有哲學天賦的人因為外界的原因無法從事這項事業,導致能夠成為哲學王的哲學家簡直鳳毛麟角,可謂千金易得一家難求。

這裡蘇格拉底開始討論第四個重要話題:哲學家應當具有的品質。蘇格拉底說哲學家應當具有良好的記憶力,理解能力,熱愛真理正義,勇敢,節制,不過不管哲學家擁有如何的優良品德,這些學哲學的人最後變成了百無一用的書生是無可反駁的,對此,蘇格拉底也不得不退一步,他打了一個不恰當的比喻:船長精通航海術和富於經驗,但他卻因沒有實際做什麼被篡位者視作“無用的人”,然而我們都知道船長之於船的地位相當於希爾伯特對於數學的地位而非哲學家對於人類文明的地位,這是因為船長確實指引了方向而哲學家並沒有,所以這裡蘇格拉底說這兩者同胚是不恰當的。之後蘇格拉底開始轉移話題(可能是怕自己的這個比喻論證的不恰當性被格勞孔識破?但格勞孔現在已經是個智障了),蘇格拉底認為哲學家更容易腐敗的原因不是別的,恰恰是因為他的那些能力是社會所需要的,社會將會用不可扭轉的力量將其“轉化”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就像發條橙裡的Alex一樣,這就是一種哲學家對他自己世界的反叛也是他自己的墮落。所以哲學家是難以在亂世中兼濟天下的,獨善其身對他們而言都絕非易事,同時,擁有哲學天賦的人因為外界的原因無法從事這項事業,導致能夠成為哲學王的哲學家簡直鳳毛麟角,可謂千金易得一家難求。

第五個話題是“一個受哲學家主宰的城邦怎麼才能不腐敗”,蘇格拉底將之前那套話又重複了一邊,先來個大清洗,再製定新的政治制度草圖,這樣建立起的城邦就是理想的,開始不腐敗的,而之後能不能不腐敗就另說了,儘管沒有任何理由或事實依據證明哲學王不會使城邦變得腐敗,但蘇格拉底通過描述哲學王的品質,並用樂觀的態度說:我們的計劃雖然實現有困難,但不是不可能的,然而要想說明這種可能性,必須說明存在的合理性並給出證明。

第六個話題自然地被給出了:哲學王應當怎麼被構造/生成/培養出來。蘇格拉底說黃金段位與白銀段位顯然不可同日而語,需要一些更為高貴的教育,那就是“善”,這下可不得了,直接引出一個巨大的議題“善”出來,首先,就像正義一樣,善應當被定義,這裡蘇格拉底先不定義善,他先提出了著名的柏拉圖日喻(三喻中的第一喻),他說:

人眼(理智)具有視(認知外物)的能力,而太陽(善)是這裡的媒介。

通過這樣的比喻,我們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善的內涵。同時蘇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柏拉圖認知金字塔:

底層:從生活經驗中抽象的結論,即想像;第二層:用推理從中得到的結論,即推理;第三層:原理性知識,即理智,最高一層,最普遍的規律,即哲學(最高理性)。

到此第六卷結束。本段還有一個柏拉圖三喻之第二喻:線喻。構造一條不等分割的線段,而不等長的線段的每部分又不等長的被再次分割。第一次分割成的兩個部分分別是知識與意見的對象;意見的對象又被劃分成實體與他們的像;知識的像被劃分為相和數學對象。後世關於映射的觀點及命名可以從中窺見一斑。這線喻是想說,像(這裡指現實世界中的具體事物)是一個更可靠的世界中的某個元素的投影,這些元素便是“相"。

總結:

哲學家是能把握永恆不變事物的人——哲學家是天賦具有良好的記性,敏於理解,豁達大度,溫文而雅,愛好和親近真理、正義、勇敢和節制的人——因此哲學家配得上成為城邦的統治者——一個真正的哲學家在城邦中的處境很艱難及其原因——配得上哲學家的人微乎其微——哲學王可遇不可求——城邦如何不腐敗——通過大清洗和洗腦使得開始不腐敗——哲人王出現的可能性——哲人王不止應受到那教育還應有善的理念——善是什麼——日喻——柏拉圖認知金字塔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