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初期就發現?

2 years ago
1

2022年10月13日

華人大腸癌發生、死亡人數,有快速增加的趨勢,台灣的大腸癌在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排定第2位及第3位。大腸癌早期沒有症狀,不過可藉由定期接受篩檢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即時且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成。除了定期檢查之外,專家還建議不管從生活、飲食的五種方式來保持腸道健康!
▲6種有助腸道健康的方法
1、定期檢查:
接受結直腸癌篩查。台灣因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所以,台灣補助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大腸癌的早期並無症狀,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而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是目前最安全且方便的篩檢工具。檢查結果如有異常(篩檢結果為陽性),需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當出現下列症狀,包括:便中有血、便中有黏液、排便習慣改變(一下子腹瀉,一下子便秘)、經常性腹瀉或便秘、體重減輕…等,記得要儘速就醫檢查。
2、多吃蔬菜、水果和全穀類:
飲食中攝取大量蔬菜、水果和全穀類有助降低患結腸癌或直腸癌的風險。另外,少吃紅肉(牛肉、豬肉或羊肉)和加工肉類(熱狗、培根),這些肉品、加工食品會增加罹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
3、定期訓練、運動:
不運動會增加罹患結直腸癌的機會。規律運動、體能訓練有助於降低患病風險。成人建議要求每週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75-150 分鐘的劇烈強度運動或兩者結合,達到或超過300分鐘的上限是最理想的;兒童建議每天至少進行60分鐘的中等或高強度運動。
4、體重控制:
超重或肥胖會增加罹患結腸癌、直腸癌及死亡的風險。透過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可以幫助體重控制。
5、戒菸:
長期吸煙的人比不吸煙的人更容易患結腸癌或直腸癌。如果有抽菸習慣的人,最好是立刻開始執行戒菸計畫!
6、避免飲酒:
飲酒會增加患結直腸癌的風險。美國癌症協會建議男性每天不超過2杯,女性每天不超過1杯。一杯等於12盎司啤酒、5盎司葡萄酒或1.5盎司80度標準蒸餾酒(烈酒)。
研究證實:飲食、體重和運動與結直腸癌有關。雖然馬上改變生活習慣可能很難執行,但可以透過小幅度的調整及改變,讓自己不管吃得還是生活方式都更加健康,如此一來也可以減低些疾病的風險,包括心臟病和糖尿病等。

更多其他話題內容:www.healthtodaynyc.com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