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後跟痛? 成因及改善方式

1 year ago
1

2023年10月21日

腳後跟痛是一種常見的足部問題,可能有多種成因,如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足跟骨質增生等。以下是這些成因的簡要介紹和改善方式:
1.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是一層連接腳掌和腳趾的帶狀組織,它的功能是支撐足弓和吸收行走時的衝擊力。當足底筋膜受到過度拉伸或壓力時,可能會發炎和腫脹,導致腳後跟痛。這種情況常見於肥胖者、長時間站立或走動者、運動過度者、穿不合適鞋子者等。改善方法包括:減少活動量,避免站立或走路太久;穿合適的鞋子和鞋墊,增加足跟的緩衝和支撐;做一些足底拉伸運動,放鬆足底筋膜;使用冰敷或消炎止痛藥物減輕發炎和疼痛;如果情況嚴重,可以尋求物理治療或手術治療。
2.跟腱炎:跟腱是連接小腿肌肉和腳後跟骨的一條粗大的肌腱,它的功能是協助我們走路、跑步和跳躍。當跟腱受到過度使用或損傷時,可能會發炎和退化,導致腳後跟上方痛。這種情況常見於長期反覆高頻的跑跳運動者、平時缺乏運動突然劇烈運動者、穿不合適鞋子者等。改善方法包括:減少活動量,避免刺激或拉伸跟腱;穿有良好支撐和彈性的鞋子,減少對跟腱的衝擊;做一些小腿和跟腱的拉伸運動,增加其彈性和耐力;使用冰敷或消炎止痛藥物減輕發炎和疼痛;如果情況嚴重,可以尋求針灸、中藥外敷內服、足療等治療。
3.足跟骨質增生:足跟骨質增生是指在足後跟骨上長出一個或多個骨刺,它是由於長期承受過大的壓力或受到反覆牽拉刺激而導致的一種自然退化現象。當骨刺壓迫或刺激到周圍的神經或軟組織時,可能會引起劇烈的針刺樣或灼熱樣的疼痛。這種情況常見於中老年人、肥胖者、長時間站立或走路者、扁平足者等。改善方法包括:減少活動量,避免站立或走路太久;控制體重,減輕對足跟的負擔;穿有良好緩衝和支撐的鞋子和鞋墊,減少對足跟的衝擊;做一些足部的按摩和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和緩解疼痛;使用消炎止痛藥物減輕發炎和疼痛;如果情況嚴重,可以尋求物理治療或手術治療。
如果腳後跟痛持續不改善或影響你的日常生活,建議你及時就醫,找出確切的診斷和治療方案。

更多其他精彩話題內容:https://scalloped-capybara-acc.notion.site/Health-Today-718e21949e6245e9b2e4d0acc93ed0e4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