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病人 不需要去醫院

1 year ago
2

2023年11月29日

近期,中國北方地區出現了一波兒童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引起了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關注。世衛要求中國提供相關信息和數據,並於上周四(11月23日)與中國衛生官員進行了緊急電話會議。會議後,世衛發表報告稱,中國當局將這一現象歸因於新冠疫情解封和寒冷季節的到來,並表示這些呼吸道疾病是由已知的病原體引起的,並未導致醫院超負荷。
然而,這一報告並未平息人們的擔憂和恐慌。中國社交媒體上流傳著北京等地醫院候診室爆滿的圖片,孩父母憂心忡忡,排著長隊,據稱有時等待數小時甚至數天才能輪上。央視和中國國家衛健委也先後發出警告和通報,報告了全國範圍內兒童呼吸道疾病發病率上升的情況,並要求各地增設診室和治療區域,適當延長服務時間,加強藥品供應保障。
那麼,中國兒童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到底有多嚴重?是否需要去醫院就診?病毒學專家認為有必要對此進行一些科學的解釋和建議。
首先,我們要明白,呼吸道疾病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包括從感冒、流感到肺炎等不同程度的疾病。這些疾病的病原體也有很多種,包括病毒、細菌、真菌等。根據中國衛生官員提供的信息,目前中國兒童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體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肺炎支原體(一種引發肺炎的細菌),它們已在中國流行數周。
其次,我們要知道,這些病原體並不是新發現的,也不是特別危險的。它們都是常見的呼吸道病原體,每年都會在全球各地引起一定程度的流行,尤其是在冬季。它們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飛沫和接觸,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場所,尤其是學校和幼兒園,兒童更容易感染。這些病原體對兒童的影響也比對成人大,因為兒童的免疫系統還不完善,抵抗力較弱。
再次,我們要清楚,這些病原體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大多數是輕微的,不需要特殊的治療,也不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例如,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通常表現為發燒、咳嗽、喉嚨痛、頭痛、肌肉痛等症狀,一般在一周內自行痊癒,只需要休息、補充水分、降溫和止咳等對症治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通常表現為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發燒等症狀,一般在一到兩周內自行痊癒,只需要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暢通、避免二手煙等。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肺炎,通常表現為發燒、咳嗽、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一般在兩到三周內自行痊癒,只需要服用抗生素等藥物治療。這些病原體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並不會導致死亡或永久性的損傷,也不會對兒童的成長發育造成影響。
最後,我們要明白,這些病原體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並不需要去醫院就診,也不需要住院治療。醫院是一個高風險的環境,有可能接觸到更多的病原體,增加感染的風險。而且,醫院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大量的輕症病人湧入醫院,會佔用醫生、護士、藥物、床位等資源,影響對重症病人的救治。因此,我建議,如果兒童出現呼吸道疾病的症狀,家長可以先在家觀察和對症處理,如果症狀輕微,沒有發燒或呼吸困難等,可以不用去醫院,只需要注意休息、飲食、衛生等。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有發燒或呼吸困難等,可以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家庭醫生那裡就診,不需要去大型的醫院或急診室。如果醫生診斷為肺炎支原體感染,需要服用抗生素,可以按照醫生的指示服用,不要自行停藥或更換藥物。

更多其他精彩話題內容:https://scalloped-capybara-acc.notion.site/Health-Today-718e21949e6245e9b2e4d0acc93ed0e4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