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患者得流感 小心症狀加劇!

1 year ago
1

2023年11月30日

冷氣團來勢洶洶,一下子溫差過大,很容易會出現健康狀況!英國醫學研究期刊的一篇文獻指出,冬天每降攝氏1度,未來1個月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會增加20%,而且在前2週的危險性最高。
而且正值流感盛行季,台灣康宏銘醫師指出,感染流感會對身體造成壓力,因為心跳變快,增加心肺功能負擔,容易引起心肺衰竭。再者,低溫時,血管收縮,加上感冒發燒、脫水,血液變的濃稠、循環變差,也可能造成動脈硬化斑塊剝落、阻塞,導致心肌梗塞,增加中風或心血管疾病風險。不過,比較典型的情況是,假設是潛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感染流感可能使症狀加劇,例如心絞痛變得更嚴重、慢性支氣管炎或氣喘患者出現呼吸衰竭等。
▲冬天護心,施打流感疫苗最有效
媒體曾報導,施打流感疫苗有助於降低急性心肌梗塞風險達3成。美國心臟學會(AHA)與美國心臟科醫學會(ACC)直接在「護心守則」中提出具體建議,慢性心血管病人應施打流感疫苗,因為心血管疾病病人是得到流感併發症的高危險群。康宏銘也提醒,一旦出現類流感重症,要及早就醫。
此外,冬天還要一些保護心臟的守則:
1.晚點起床:最好等到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再起床。先在床上做點暖身運動,活絡筋骨、氣血,避免冷對身體造成太大衝擊。新光醫院心臟內科洪惠風醫師說,早晨睡醒時,身體分泌腎上腺素與壓力荷爾蒙,推升血壓,並且晚上睡覺沒喝水,血液較濃稠,都不利心血管運作。
2.把清晨運動的時間稍往後挪,或改成室內運動:如此一來,有助減少溫差過大造成血管急速收縮,引發中風、心肌梗塞危險。
3.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避免突然用力的工作如搬重物等:走在冷空氣中尤其費力,要邊休息邊慢慢走。
4.天冷洗澡注意保暖:日常生活溫差最大的是洗澡。一般會在浴室加裝暖爐設備。最簡單的方法是轉開熱水,用蓮蓬頭沖浴室提高溫度,再脫衣服洗澡。
▲高血壓患者是心肌梗塞高風險族群
另外,高血壓也是寒天心肌梗塞、腦中風發病、死亡高峰時節的罪魁禍首,生活上可以多留意一些小細節,降低心肌梗塞、腦中風意外發生的機會:
1.可能得多吃一顆藥:冬天血壓比夏天高,跟醫生多問問,醫生會視情況調整藥量,維持血壓穩定。
2.血壓不要降太快:若有胸悶或感覺不舒服、血壓突然飆過180/110mmHg時,過去做法是將降壓藥咬破或戳破置於舌下,希望快速降血壓。不過現在並不建議這麼做。因為血壓降太猛會有腦中風危險,降壓藥用吞服的就好。血壓偶爾高一點,比方超過160mmHg時,先休息半小時後再量一次,不要急著加藥。
3.小心發作時機:天冷、緊張、運動、吃完大餐,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大量下肚,直接收縮血管,血壓上升,是腦血管病容易發作時機。外出要注意保暖。在家若覺得冷,可用電暖氣增溫,尤其清晨、半夜如廁要披上外套保溫。
4.還是要喝水:免得血液過於黏稠增加血栓危險。
5.隨身攜帶救命藥:如果有心絞痛病史,醫師開了硝化甘油,要隨時帶在身上。
6.胸悶不適快就醫:如果感覺胸悶超過15分鐘,脖子僵硬、頭暈腦脹、單側手麻、吞嚥困難,趕緊就醫。

更多其他精彩話題內容:https://scalloped-capybara-acc.notion.site/Health-Today-718e21949e6245e9b2e4d0acc93ed0e4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