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細菌 癌症風險

7 days ago
1

2025年9月26日

這篇文章是「健康護眼顧齒」專區的一篇報導,內容集中於探討口腔細菌與癌症之間的關聯。文章引用了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的觀點,警示牙周病可能成為癌症的「隱形推手」,並詳述了口腔細菌與頭頸癌、食道癌、胃癌及胰臟癌等消化道癌症的風險關係。此外,報導也提供了四項具體的日常建議,包括刷牙搭配牙線、定期看牙醫、調整飲食以及戒菸限酒,以強調維持口腔衛生對於防範癌症的重要性。

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如果口腔裡有害的細菌和真菌太多,可能會使罹患胰臟癌的風險增加兩倍。紐約大學醫學院(NYU School of Medicine)的團隊分析近900名美國人的健康數據,發現口腔中的細菌可能隨著唾液跑到胰臟,進而提高致癌機率。該研究共同作者、公共衛生專家海斯(Richard Hayes)提醒,刷牙和用牙線除了能保護牙齒和牙周健康,還能幫助預防癌症。
每日郵報報導,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腫瘤學期刊」(JAMA Oncology)指出,在研究中首次發現一種名為「念珠菌」(Candida)的酵母菌可能間接導致罹患胰臟癌。研究團隊比對445名胰臟癌患者與445名隨機健康者的唾液樣本,在剔除吸菸、年齡、種族等既有風險因素後,仍能辨識出24種細菌與真菌與罹患胰臟癌的風險呈正相關,其中三種細菌已知會導致牙周病,現在則是發現還有可能進一步影響癌變。
該研究的參與者起初以漱口水清潔並提供唾液樣本,隨後研究團隊追蹤約九年,記錄癌症發生情況。結果顯示,受試者的口腔微生物群(oral microbiome)中的有害微生物群,會使罹癌風險提高兩倍,研究人員也依口腔微生物組成開發工具,以估算個人胰臟癌風險。
研究共同作者安芝英(Jiyoung Ahn,音譯)表示,透過分析口腔中細菌與真菌的分布,腫瘤科醫師未來可能找出最需要胰臟癌篩檢的高風險族群。不過研究團隊也強調,目前結果僅顯示相關性,尚不足以證明直接因果關係,後續將進一步探討口腔病毒及微生物群對病程與預後的影響。
胰臟癌因早期症狀不明顯,被稱為「沉默殺手」。美國癌症學會估計,美國今年將有5萬1980人死於胰臟癌,是第三大死因,而且即將成為第二大死因。在英國,胰臟癌每年造成逾一萬人死亡。若能早期發現,約半數患者可存活一年以上,但多數病例確診時已擴散全身,僅一成病患能存活。
統計顯示,1990年代以來,英國年輕女性的罹病率上升近200%,專家懷疑肥胖與環境因素有關。吸菸被估計佔病例22%,肥胖則佔12%。常見症狀包括黃疸、皮膚發癢、尿色加深、食欲減退及非預期體重下降等,專家建議若持續超過四周應盡早就醫檢查。

更多其他精彩話題內容:
https://www.notion.so/7023b7b2cd5d4f5082c4aa7fb0fdcd1a?v=d4926f105c56473cbc55a3abe991aeac&pvs=4
https://scalloped-capybara-acc.notion.site/Health-Today-718e21949e6245e9b2e4d0acc93ed0e4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