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全球地缘政治影响力快速衰退,全球灭共包围圈即将完成

14 days ago
14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27日刊发的两篇文章(“台盟中央在京开展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系列活动”及相关评论)表面上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实则通过强化“两岸命运共同体”叙事,变相对台湾发出统战“宣战书”。 其措辞和行动(如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表明,中共将统战升级为“软硬兼施”的对台作战宣言,意在通过文化、法律及潜在军事压力,逼迫台湾接受统一。然而,这种高调宣传反而暴露中共在国际舞台失势后,转向国内民族主义以巩固政权,难以掩盖其全球影响力的衰退。加速中共武统台湾原因在于,中共已经能够感受到,全球围堵中共的圈层已经形成。中共的影响力正在快速衰退。

南美与拉美:米莱胜利与马杜罗危机的外溢效应
米莱选举胜利:2025年10月26日,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伊(Javier Milei)的自由前进党在中期选举中获胜,巩固其亲美、反共立场。米莱明确支持台湾,质疑“一中原则”,并削减中国在阿根廷的“一带一路”项目(如铁路、港口),直接冲击中共在南美的经济布局。阿根廷的转向标志中共在拉美战略支点的崩塌,削弱其通过基建投资换取政治影响力的模式。
马杜罗抓捕压力: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面临国际刑事法院(ICC)可能的逮捕行动及美国制裁加剧,其政权岌岌可危。中共长期以石油换贷款支持马杜罗,但2025年委内瑞拉经济崩溃(通胀超200%)及反对派崛起使中共投资血本无归。米莱的胜利与马杜罗的危机形成外溢效应,促使拉美国家(如巴西、智利)重新评估对华依赖,加速中共在美洲影响力的瓦解,迫使其收缩区域战略。
中东:战争平息与中共战略受挫
中东地区近期冲突(如以色列-哈马斯、也门内战)逐步平息,削弱中共利用战乱前置美国军力部署的机会。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如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持续巩固,而卡塔尔阿勒萨尼家族的崛起(2025年超越英国王室在英资产)及沙特、阿联酋的亲美倾向进一步挤压中共话语权。中共试图通过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贸易节点控制中东物流,但巴基斯坦经济危机(2025年债务违约风险)及安全威胁(如俾路支武装袭击)导致中巴经济走廊停滞。美国将借中东稳定契机,集中资源推动“灭共”战略,尤其通过加强与沙特、卡塔尔的能源与安全合作,限制中共的地缘空间。
东盟与南海:美国与日本主导,菲律宾成“灭共”抓手
东盟转向与美日协调:2025年东盟峰会(推测在泰国或印尼)在特朗普协调下,促成缅甸与泰国和平协议(可能涉及缅北冲突),标志美国重夺东盟外交主导权。中共在缅甸的支持(军政府及“一带一路”项目)因内战受挫,而日本在高市早苗领导下填补中共投资空白(如泰国-柬埔寨高铁),通过基建与国防出口(如澳大利亚护卫舰合同)增强东盟信任。东盟对中共的经济依赖下降,政治上倾向美日主导的“印太战略”。
菲律宾的南海诉求:菲律宾在南海持续对抗中共(如西菲律宾海主权主张),并在东盟框架内公开谴责中共填海造岛及渔船冲突。2025年,菲律宾联合美日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计划推动国际仲裁(如向国际法院提诉),成为反制中共的战略抓手。其强硬立场可能激励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形成东盟内部“灭共”联盟雏形。
西方战略围堵:美国及西方国家通过“印太战略”、北约亚太化及经济制裁,基本完成对中共的战略维度包围。东盟作为中共“后院”,其转向美日标志中共区域控制力的瓦解。特朗普亚洲行(2025年10月)及日本的军工崛起进一步巩固这一趋势。
 
总之,中共在南美(米莱胜选、马杜罗危机)、中东(战争平息、卡塔尔崛起)、东盟(美日主导、菲律宾抗争)的多线失利,反映其全球影响力的系统性衰退。《人民日报》的统战宣传虽声势浩大,却掩盖不了经济放缓(2025年GDP增长预计低于4.5%)、债务危机及地缘孤立的困境。菲律宾的南海诉求及东盟的战略转向将成为“灭共”运动的关键抓手,预示中共在全球地缘政治中的边缘化趋势。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