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假缓和”真相:中共让步或为攻台前战略伪装

19 hours ago
9

在中国外交系统接连宣布三项对美“善意措施”后,中美关系看似出现短暂回暖。然而,多方分析人士指出,这波“橄榄枝”极可能是北京为潜在台海军事行动所设下的外交烟幕,旨在争取关键时间窗口,应对即将到来的病毒溯源追责与全球金融风暴双重危机。

据中国外交部与商务部11月9日晚间发布的公告,北京决定:
1. 自即日起暂停对美国籍商船征收特殊港口费用,为期一年;
2. 对13种芬太尼前体化学品实施出口许可证制度,覆盖美国、墨西哥、加拿大;
3. “部分放宽”稀土出口配额限制。
消息发布后,美国白宫发言人迅速表态“欢迎中方积极信号”,华尔街主要指数短线拉升逾2%,多家主流媒体以“习近平向特朗普政府示好”解读。

“让步”背后:有限退让换取战略时间
然而,深入剖析三项措施的细则后,发现所谓“善意”存在明显保留条款:
- 稀土出口放宽仅针对民用等级,军用稀土出口禁令仍将于12月1日如期生效;
- 芬太尼前体管制仅适用于北美三国,不含其他主要转运地;
- 港口费用减免明确排除美国海军舰艇及防务承包商船舶。

这些精准保留条款表明,北京并非真心缓和,而是以最低经济成本换取战略缓冲期,其目的为攻台做最后的准备。

10月30日,美国参议员兰德·保罗致信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要求在11月13日前解密2012年以来所有涉及福奇、巴里克、武汉病毒研究所及DEFUSE提案的相关记录。若调查坐实实验室泄漏并证实中方掩盖事实,美国国会极可能推动万亿美元级别全球追责行动,对中共政权合法性构成致命打击。

“北京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旦病毒真相全面曝光,政权将面临内外双重崩盘危机。”华盛顿智库学者表示,“此时抛出有限让步,正是为了拖延美国决策层注意力,避免在军事准备完成前触发全面对抗。”

2025年秋季以来,全球金融体系持续承压:美元流动性紧张、债务利差飙升、能源价格剧烈波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债务占GDP比重已达366%,创历史新高。欧美经济复苏停滞,日本与欧元区陷入技术性衰退。

在内部经济压力与外部追责双重夹击下北京可能选择“政治脱困型战争”作为系统性逃逸路径:以台海军事行动转移国内矛盾,同时将病毒追责议题彻底边缘化。

届时,美国将被迫卷入台海冲突,日本将触发“存亡危机事态”,欧洲因稀土与能源供应链中断难以置身事外。病毒溯源追责议题或在航母编队对峙的紧张氛围中被无限期搁置。

Loading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