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者染疫 住院、重症、死亡風險高!

4 years ago
2

2021年6月12日

疫情期間,辦公、學業多採居家作業,氛圍一輕鬆可能容易吃得多、動得少,體重悄悄攀升還不自知,但肥胖是新冠肺炎高危險指標之一。
分析確診新冠死亡個案的背景,除了多為老年長者,共通點還包含慢性疾病史,肥胖亦是其一。
台灣6月8日公布的病逝名單中,一名採檢先是「陽、陰、陽」、之後確診的30多歲女性,於6月1日住進醫院,5天內不幸離世。指揮中心表示,個案體重約90公斤,研判體重過重是導致病情驟然惡化的原因之一。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所進行的研究指出:BMI超過30的話,一旦染上新冠肺炎,不但住院風險增加113%,需要接受重症治療的機率提升74%,死亡風險更是提高48%,甚至也有可能影響疫苗注射的效用。
▲肥胖人口多,死亡率高出10倍!
肥胖百病生,眾所皆知肥胖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症有高度的關聯性。根據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的統計數據:肥胖人口若超過50%,COVID-19的死亡率將高出10倍;此外,截至2021年2月的統計,全球有250萬人死於新冠肺炎,而有220萬人的病逝是發生在肥胖率高的國家。
不只是肥胖者要當心,中國一項研究指出,就算只是體重過重(BMI>25),染疫後轉重症的機率也比非過重者多了85%。
專家表示:體重過重的人,身體需要產生抗體的時間較久。而且,根據經濟學人統計42萬名新冠肺炎患者資料所建立的模型,57歲健康男性確診者的住院比例為13.1%,但30歲的肥胖男性確診者,住院比例已達12.9%,若再加上糖尿病更是會升高到33.2%。
▲體內發炎增加免疫系統負擔
肥胖其實是一種體內發炎的反應,根據糖尿病暨代謝運動專家謝明家的說法:這樣的情況會促使身體免疫系統保持開機狀態,一旦病毒入侵,處於疲勞狀態的免疫細胞,很難發揮戰力對抗病毒;此外,謝明家醫師指出,肥胖者不僅多有其他慢性疾病纏身,肺功能也不是很好,因此罹患肺炎時,重症的機率就更高。
一項刊登於《臨床醫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的報告指出:肥胖族群很容易免疫失調,而恰好在對抗新冠病毒的攻擊時,又非常仰賴免疫系統的健康程度,因此,免疫功能比較差的話就得辛苦一點,甚至當心肺遭受病毒破壞,更是身體一大負擔。
▲建議先做好體態管理,再打疫苗
事實上,不少專家們認為肥胖應該要列在新冠肺炎罹患的高危險因子,也建議疫苗接種對象要納入肥胖族群,不過英美醫學界認為:肥胖者得先減重才能提升免疫力,以發揮疫苗的效用。
體重管理與代謝手術徐光漢醫師表示:肥胖影響層次廣泛,包含生活中移動的不便、外型以及健康的隱憂,徐光漢提醒:為了降低新冠病毒的威脅和其他身體風險,建議遵守以下原則:
1.均衡飲食、每天盡可能攝取5份鮮食蔬果;
2.盡量戒零食、外食、糖飲等容易造成肥胖的飲食「三害」;
3.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每日至少30分鐘以上;
4.睡眠充足、養成規律作息。

更多其他話題內容:www.healthtodaynyc.com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