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mium Only Content

社交距離 無助防疫
2021年6月22日
要避免感染新冠肺炎,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曾建議民眾在室內與他人保持6英尺的社交距離。但一項經過同儕評審、4月27日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指出:在室內與他人保持6英尺距離,對於降低染疫風險幾乎沒有幫助;病毒傳播與否,與空間內人數、是否配戴口罩、通風程度等因素更加相關。
▲距離6英尺與60英尺接觸病毒量一樣
麻省理工學院的應用數學教授巴贊特(Martin Bazant)與布希(John Bush)研發公式:估算健康者與確診者在同個空間內,暴露的病毒量多久會達到危險水平。公式考量了室內人數、空間大小、是否配戴口罩、通風方式,以及空間內人們的行動。
研究指出:在某些環境中,無論人們是否保持6英尺的社交距離,病毒的暴露量都很高,病毒傳播與否,與空間內人數、是否配戴口罩、通風程度等因素更加相關。
研究作者巴贊特甚至指出,在特定狀況下,與他人保持6英尺與60英尺,暴露的病毒量是一樣的。
研究人員認為,CDC的規定是對新冠病毒的過時理解。在疫情爆發初期,普遍認為病毒是透過呼吸、打噴嚏、講話中的飛沫傳播。但新的證據顯示,病毒會附著在比飛沫輕的氣溶膠中,能持續懸浮在空氣中,傳播的距離也更遠。
巴贊特認為,保持社交距離對防疫幫助不大,還會給人們錯誤的安全感;只要在同個環境內,無論相距多遠,每個人的風險都差不多。
▲戴口罩、室內通風佳,有助降低風險
巴贊特補充,他們的研究假設空間內的空氣「充分混合」,若一名新冠病毒帶原者向前吐氣,離帶原者6英尺遠的人,仍然會比距離帶原者只有3英尺的人安全。
這份研究並未針對室外傳播,但巴贊特認為,人類呼出的空氣通常比室外溫暖,會自然往上飄,除非室外空間相當擁擠,否則帶有病毒的空氣很快就被代換,在室外也沒必要維持6英尺社交距離。
更多其他話題內容:www.healthtodaynyc.com
-
0:27
JoeHadenough
4 years agodiscountjuicers.com
70 -
LIVE
The Nunn Report - w/ Dan Nunn
1 hour ago[Ep 764] Jack Smith For Prison | Pritzker Says Ice Lies, Sides w/ Criminals | Guest Sam Anthony
189 watching -
1:48:42
Steven Crowder
7 hours agoDid You Vote for This: Why The Podcast Bros are Turning on Trump
417K509 -
LIVE
The HotSeat
1 hour agoBondi On The Hill + Equitable Grading? We Are Failing Our KIDS!
917 watching -
1:09:25
Winston Marshall
2 hours agoExposing Britain's Digital ID Plan and What’s Coming Next…
28.2K11 -
3:29:52
Barry Cunningham
5 hours agoPRESIDENT TRUMP MEETS WITH CANADIAN PRIME MINISTER MARK CARNEY
32.4K13 -
LIVE
Owen Shroyer
1 hour agoOwen Report - 10-07-2025 - Fake Government Shutdown Gets Real
1,490 watching -
DVR
SportsPicks
4 hours agoCrick's Corner: Episode 95
4.9K1 -
4:23
Michael Heaver
4 hours agoShellshocked France Is Quickly COLLAPSING
9.71K6 -
1:08:17
Sean Unpaved
4 hours agoMNF Jaguars Shock: Is Bill's Cachet Fading? Hot Seat Sizzlers & Sanchez's Stabby Spiral
30.2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