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有焦慮細胞 活化可緩解

4 years ago
3

2021年9月28日

過去一年台灣有280萬人因焦慮等精神疾病就醫,台灣神經科學研究所連正章教授於9月27日發表腦科學研究成果指出:在人類腦中發現了活性隨著壓力改變的苔狀細胞;透過活化此一細胞,能有效緩解動物焦慮行為,未來將應用於臨床醫療領域,提供精神疾病另一個解方。
▲海馬迴能調節情緒
海馬迴負責空間探索與記憶,但近年研究指出:海馬迴在情緒調節方面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連正章教授團隊在動物實驗中發現,海馬迴中的苔狀細胞有如焦慮程度的指示劑,其活性會隨著壓力改變。
當老鼠處於焦慮環境時,苔狀細胞的活性隨之上升;反之,老鼠處於安逸環境時,苔狀細胞的活性就會下降。接著連正章團隊透過遺傳學反向操作苔狀細胞的活性,藉由刻意活化苔狀細胞,進而降低焦慮神經訊息的傳導與輸出,緩解動物焦慮行為。連正章的研究成果已登上國際一流期刊《細胞報導》的封面。
▲希冀能應用於臨床
連正章團隊將研究成果應用於因為慢性疼痛併發高度焦慮的小鼠上,發現活化苔狀細胞確實能夠紓緩小鼠高度焦慮的行為。過去一年280萬台灣人因焦慮等精神疾病就醫,是需要去面對的問題。
連正章表示:研究成果釐清海馬迴在焦慮行為反應中扮演的角色,也期望未來將調控苔狀活性細胞的研究成果應用於醫學領域,希望在臨床上對焦慮症有實質性的幫助。
台灣已對此研究投入為期4年、耗資超過3千萬美元的補助計畫,期許能夠持續將研究成果推向國際。
具體的三大方向包括:畫出腦圖譜、進而開發技術做精神調控,最後是邁入臨床應用。

更多其他話題內容:www.healthtodaynyc.com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