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mium Only Content
血管沒阻塞 也可能胸痛!
2021年10月22日
民眾對於心臟病的印象都認為跟血塊、斑塊有關係,事實上血管沒有阻塞也可能有心血管疾病,台灣心血管郭志東醫師指出:「在臨床上接受冠狀動脈造影的患者中,至少有1/5的人動脈無明顯阻塞,卻明顯感到胸痛。」這樣的現象在女性中更常見。
▲四大常見「非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
一般的冠狀動脈疾病主要是通過斑塊,出現動脈粥樣硬化使動脈「狹窄」或「阻塞」,但動脈即使不阻塞會出現其他問題,比較常見四個病因:
1.內皮功能障礙:動脈內壁的問題導致不適當的收縮。
2.冠狀血管痙攣:是平滑肌細胞引起的收縮。
3.微血管功能障礙:冠狀動脈小分支的功能障礙。
4.心肌橋:心肌覆蓋擠壓,很常見大多數不會引起任何問題,但有些會引起胸痛和心律不整。
以上的情況仍也會引起跟「阻塞性疾病」相同的症狀,這類患者動脈「無」明顯阻塞,加上導管檢查正常,常導致不易診斷。
▲「非阻塞性」症狀在某些時段特別明顯!
那怎麼區分跟一般的心臟病有什麼不同?郭志東解釋:「這種胸痛通常發生在活動時或情緒緊張時,一旦活動或精神壓力結束,疼痛通常會消失,但有時候疼痛也會超過10分鐘或更長時間」。
而冠狀動脈痙攣的特色就是它通常在休息時引起胸痛,尤其是在入睡後及清晨時容易發生。其他症狀包括背部、手臂或下巴疼痛、呼吸困難、全身倦怠無力、頭暈、心悸等。
▲「非阻塞性」診斷相對不易!
內皮功能障礙和微血管功能障礙的原因,大部份都是常見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引起的,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吸煙、肥胖等。而冠狀動脈痙攣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是由於心臟動脈敏感而過度導致收縮所致。心肌橋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解剖學變異,目前還不清楚為何有些人與生俱來就有,而有些人則沒有。
對於臨床醫師要診斷非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依賴於在「心導管檢查」的檢查,在心導管檢查前,心臟科醫師會評估病患的風險因子,記錄病史,並進行身體檢查,以全盤了解病患的健康狀況,還可能會安排心電圖、心臟超音波、CT冠狀動脈造影、心臟核磁共振、心臟核子醫學檢查等。
如果非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是由內皮或微血管功能障礙引起的,改變生活方式以及控制危險因素可以提供適當的治療。
更多其他話題內容:www.healthtodaynyc.com
-
15:42
Nikko Ortiz
1 day agoPublic Freakouts Caught On Camera...
98K29 -
21:57
GritsGG
12 hours agoHigh Kill Quad Dub & Win Streaking! Most Winning CoD Player of All Time!
974 -
5:44
SpartakusLIVE
15 hours agoARC BOUNTY HUNTER #arcraiders
1.69K1 -
15:50
MetatronCore
2 days agoMy Statement on Charlie Kirk's Shooting
1.37K5 -
LIVE
Lofi Girl
2 years agoSynthwave Radio 🌌 - beats to chill/game to
928 watching -
3:31:12
Price of Reason
11 hours agoThanksgiving Special - Is Stranger Things 5 any good and other SURPRISES!
106K1 -
14:14
Robbi On The Record
6 hours ago $2.79 earnedThe Identity Crisis No One Wants to Admit | Identity VS. Personality
8.92K2 -
31:10
The Why Files
4 days agoThe First Earth Battalion: America's Strangest Military Experiment
54.8K26 -
4:18:02
SpartakusLIVE
7 hours ago#1 Pilgrim of PAIN Gives Thanks HAPPILY as he DESTROYS Enemies and BAGS LOOT
171K7 -
59:47
iCkEdMeL
8 hours ago $37.00 earnedBREAKING: National Guard Soldier Dies + New Video Shows Suspect Opening Fire
32.6K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