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mium Only Content
AI智慧「電子鼻」 手機監測有毒氣體
2021年11月7日
11月4日至7日在台灣舉辦的2021亞洲生技大展,今年主題持續聚焦疫情之下的生醫發展趨勢,搭配國際生技潮流,探討生技醫療新未來、搶攻後疫情時代新商機!
現今社會,大家最重視的不外乎是空氣品質和空氣汙染等問題,台灣電機工程學系許鉦宗教授提到:「我們使用技術創建了一個台灣智慧感測團隊,這個團隊存在目的是為了共同解決目前其他空氣感測器的問題,經過一番努力,我們已研發了極低功耗的矽奈米帶氣體感測陣列晶片,及氣體感測系統,它可控制個別矽奈米帶元件的焦耳自熱溫度,以優化個別元件對不同氣體響應。可用於智慧家庭、環境檢測及智慧醫療裡。」
環境中常見對人體具危害的氣體包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臭氧等等,當大量吸入上述氣體時,輕者會造成頭痛、暈眩、氣喘,重者會造成腦部缺氧導致癱瘓或致死的憾事發生,因此台灣法律在2011年11月08日通過「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目的就是希望有效改善室內環境品質,在立法之後空氣品質的議題漸漸被重視,而裝潢設計改善室內安全的需求大量上升,雖然主動的改善通風可確實提升空氣品質,但危險氣體的危害總是防不勝防,例如:即使將熱水器裝置在戶外,燃燒不完全而產生的一氧化碳也可能因為風向的關係,湧入居家環境中發生遺憾。
「這個創新發明系統除了可以精準的測量到一氧化碳外,同時也可以測量到氫氣和溫度濕度。」許鉦忠博士表示:「因為晶片微小,所以它的響應快、專一性佳、也具高靈敏度,而目前經AI機器學習之後,電子鼻量測系統更可以精準地測量家庭和環境中的有毒氣體濃度,甚至是人類呼出的氣體,只要透過手機,就可以看到我們身邊的數值結果。」
未來,許鉦忠博士期望,這款電子鼻可以監測的氣體會越來越多,「目前可應用於消費性產品、工業安全監控、環境污染監控、綠能產業及醫療產業。但我們還在研發,是否能夠測量更多更細緻的氣體,尤其是目前大家最關注的PM2.5,如果都能夠精準的測量話,將來人手一台,就能夠讓大家更加注意到自己周遭的空氣環境如何,來做到最好的防護措施。」
更多其他話題內容:www.healthtodaynyc.com
-
15:32
IsaacButterfield
18 hours ago $0.31 earnedAussie Reacts To UNHINGED Woke TikToks!
8751 -
3:24:28
PandaSub2000
11 hours agoNintendo Platformers - Thanksgiving 2025 Special | ULTRA BEST AT GAMES (Original Live Version)
13.5K2 -
1:03:06
MetatronGaming
1 day agoThis is the scariest game ever (for an Italian)
8.59K1 -
1:09:35
The White House
5 hours agoPresident Trump Participates in a Call with Service Members
24K46 -
LIVE
a12cat34dog
4 hours agoHAPPY THANKSGIVING - I APPRECIATE YOU ALL SO MUCH {18+}
106 watching -
24:55
Jasmin Laine
1 day agoCarney BRAGS About ‘Investment’—Poilievre Drops a FACT That Stops the Room
20.2K21 -
2:14:15
SIM_N_SHIFT GAMING
3 hours ago $0.72 earnedGRAND THEFT AUTO WITH FRIENDS
9.18K -
6:43:27
VikingNilsen
13 hours ago🔴LIVE - VIKINGNILSEN - THE NEW PRELUDE - SOULFRAME
9.06K -
7:45
Colion Noir
1 day agoThey Made Glock “Unconvertible” To Please Politicians, Guess What The Internet Did?
16.3K23 -
23:42
The Kevin Trudeau Show Limitless
1 day agoThe Brotherhood’s Ancient Mirror Code Revealed
18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