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措施 只防止0.2%的COVID死亡

3 years ago
1

2022年2月5日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一項分析稱:第一波COVID-19疫情期間的封鎖,對減少相關的死亡人數幾乎沒有作用,應該“立即停止作為一種疫情政策的工具”;因為封鎖對經濟和社會產生破壞性影響。
研究稱:美國和歐洲的封鎖措施僅將與COVID相關的死亡人數減少了0.2%,而就地避難措施使死亡人數減少2.9%。
發表在《應用經濟學研究》雜誌上的論文作者寫道:“我們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封鎖]、學校關閉、邊境關閉和限制集會對COVID-19死亡率有顯著影響。總而言之得出的結論是:在疫情期間,至少在第一波COVID-19大流行期間,封鎖不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該研究由經濟學家,而非流行病學家撰寫,並基於對2020年7月1日全球疫情初期發表的其他34項研究回顧。他們只研究死亡率,但沒有考慮封鎖可能如何影響感染人數,或與病毒相關的住院人數;也沒有使用預測死亡人數的研究。
作者將封鎖定義為“非藥物的強制性干預…限制內部流動、關閉學校和企業,並禁止國際旅行。”研究沒有考慮政府的其他建議、宣傳活動、大規模檢測或疫苗措施。
該研究稱:關閉非必要商務似乎產生了一些積極影響,譬如酒吧關閉等,並將死亡率降低了10.6%。口罩規定沒有被考慮在內,因為他們發現當時只完成了一項關於通用口罩規定的研究。
他們說:至少在第一波疫情期間,封鎖對經濟和社會產生了“破壞性”影響。
他們寫道:“[封鎖]導致經濟活動減少、失業率上升、教育減少、政治動盪、家庭暴力和破壞自由民主。這些社會成本必須與封鎖的好處進行比較,薈萃分析表明:封鎖的好處微不足道的。這種標準的收益成本計算得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論:應該立即中止將封鎖作為一種疫情政策的工具。”
作者說:其實即使政府沒有在疫情開始後下令封鎖,許多人也會自覺採取安全措施。人們會對門外的危險做出反應。當疫情肆虐時,無論政府的要求,人們都會保持社交距離。
作者還表示:封鎖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就地避難令減少了公眾進入公園等安全場所的機會,並將感染者隔離在家人感染風險較高的家中。
該研究的作者是丹麥哥本哈根政治研究中心的特別顧問Jonas Herby、瑞典隆德大學經濟學教授Lars Jonung博士,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經濟學、全球健康和商業企業研究學院創始人兼聯合主任Steve H. Hanke。
該發現與先前的封鎖有效研究相衝突。
例如,2020年7月在英國期刊BMJ上發表的一篇文章發現:封鎖有助於減少COVID-19病例的數量。
哥倫比亞大學2020年5月的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在全國範圍內僅提前1週實施嚴格的社會疏離措施,那麼將近36,000美國人的生命將得以倖免。

更多其他話題內容:www.healthtodaynyc.com

Loading comments...